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和政策安排,各级审计机关积极推动“三农”领域审计整改责任落实,提升监督效能,助力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落地。
四川: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审计整改取得成效
四川省审计厅组织对乐山市、凉山州所属12县(市、区)开展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相关政策落实和资金审计。省审计厅认真履行审计整改督促检查责任,采取问题“清单化”、整改“台账制”闭环管理等措施,切实推动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主体责任、主管部门强化监督管理责任,形成协同联动、齐抓共治工作合力。
省农业农村厅等相关单位主动沟通对接、全面梳理问题,及时印发整改工作方案,强化审计整改调研指导和蹲点督导,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责任。
针对促进农民增收方面问题,各地优化完善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加强县级部门、乡镇数据定期交换共享、分析比对,加强以工代赈项目的监管,督促及时兑付村集体和群众分红款、土地流转金、劳务费等费用,持续加强项目监管和全过程技术服务,促进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针对联农带农方面问题,各地开展农村“三资”清理,通过整合资源、招商引资等方式,加大低效项目的盘活治理,优化联农带农方式,激发社会资本和群众参与村集体经济项目,提升项目效益。
针对常态化帮扶方面问题,对符合监测对象认定条件的农户,及时启动识别程序,跟进落实帮扶措施,建立畅通农户申报、网格监测、部门推送、集中排查等风险线索收集渠道,及早发现风险,细化各项工作任务到乡到村到人,压实干部责任,激发工作主动性。
截至目前,立行立改和分阶段整改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持续整改类问题均达到序时进度,综合整改率已达95%,已促进优化调整农村产业项目1156个,各地建立健全相关制度47项,推动常态化兜底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力维护农民群众财产收益权。
山东青岛:规范农业社会化 服务项目实施
近期,山东省青岛市供销合作社积极落实审计整改,统一收费与补助标准,强化项目过程与验收管理,规范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
2024年8月至10月,青岛市审计局在惠农政策审计中,重点关注了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的开展情况,发现因部门间各自出台方案设定的收费、补贴标准不统一,导致农民负担不一致、同一作业环节重复补贴等问题。审计提出加强部门间联动、健全完善实施方案、制定符合实际的规程指引和服务规范等建议。
青岛市供销合作社高度重视审计发现问题,积极采纳审计建议,多维度完善管理机制,落实审计整改。在制度建设方面,通过完善制度和标准化建设,出台全市供销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方案,明确财政补助占服务价格的比例不超过30%,全面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针对项目管理环节,规范合同签订,纠正为规避风险而签订不实合同的问题;严格台账管理,实行监督平台耕地数据、村庄农户地亩原始数据、农业农村部门土地流转数据三方比对机制,确保作业台账数据真实性。在验收监管层面,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指导下级业务单位对接属地财政、农业等部门统一验收标准,同步纠正无依据验收问题。
海南白沙:补建高标准农田
近期,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落实审计整改,完成3900亩高标准农田补建,并将耕地纳入动态监管,确保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严守耕地红线。
海南省审计厅在白沙黎族自治县乡村振兴资金绩效审计中发现,该县农业农村部门实施的10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存在选址不当的问题,在项目建设前该区域已种植槟榔、橡胶、药材等经济林木和挖鱼塘养鱼,涉及面积三千多亩。审计建议白沙县政府加强对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选址、规划设计监管,对已建设高标准农田区域内其它非耕地类予以剔除,做好高标准农田补建工作。
白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审计建议,责成县农业农村局进行补建。县农业农村局积极落实整改,编制《白沙黎族自治县2023年高标准农田补建项目实施计划》,将补建工作与撂荒地复垦、低效园地改造相结合,分3个标段补建高标准农田。同时,将选址不当的三千多亩非耕地予以剔除并纳入动态监管。截至2025年3月底,高标准农田补建任务已完成并通过验收,牢牢守住该县13.8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
策划编辑:张弛
内容右侧: 责任编辑:赵方 |
【关闭】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