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临近,人员流动显著增加,能源、民生等物资运输活动密集,高速公路网车流量高位运行。各地交通运输部门提前做好客流研判,加强热点区域、线路、时段运力服务,保障群众平安、便捷、温馨出行。
根据预测,今年“五一”小客车自驾出行持续火热,跨省车流量与新能源车流量双增长。针对充电繁忙服务区,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多措并举确保假期充电能力较春节再提升,有效缓解充电排队情况。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提前谋划,分批次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可提供充电车位3000个,三级及以上充电繁忙服务区有充电枪85把,充电能力较今年春节期间整体提升65%。同时,山东交通创新推广“红、黄、蓝”三级应急保障机制,单桩排队车辆超5辆时将启动“红色”预警,采取双区分流充电、引导就近充电等方式缓解充电压力。
在广东,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比今年春运期间新增充电桩547座、充电停车位855个。出行高峰时段,广东将在5个充电繁忙服务区采取增设移动充电车、引导至对向服务区充电、加派运维引导人员等措施,改善排队现象。
为进一步改善群众自驾出行体验,江苏交通将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业态经营时间延长至24时,在大流量服务区增设1030个临时停车位,保障停车秩序;在全省高速公路网布设402处应急救援驻点、125处三方联合值守点,配备6600余名应急人员、1445台清障救援设备,提升突发事件应急效率。
为应对大客流挑战,北京等地启动接续运输保障机制,通过城际与市内交通高效衔接,确保旅客“走得便捷、玩得开心、回得顺畅”。
北京市交通委实行“一站一场一策”,强化途经七大火车站的103条公交线路的运营组织,加大夜间公交发车频次;组织出租汽车企业和网约车企业成立重点场站“保点”车队,并协调车辆作为补充,做好运输兜底保障。
据民航局预测,今年“五一”假期民航旅客运输量约为1075万人次,日均215万人次,创同期历史新高,假期首末的单日客流峰值有望突破230万人次。气象预报显示“五一”期间全国气温普遍较高,强对流和强降雨天气易发,雷击、雹击事件也进入多发期。民航局将督促各运行单位高度重视复杂天气应对,及时采取针对性安全措施系统防范恶劣天气的运行风险,精准调控航班运力,督促各航空公司及时增加航班、调换大机型,加大热门航线运力供给,全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