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北京(海淀)分会场活动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成功举办。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孟波,海淀区党组成员、副区长马成芳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政府部门、驻海淀区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单位的300余名代表参加活动。
孟波表示,北京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强国示范城市建设,全市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和转化效益稳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持续走在全国前列。此次活动以“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为主题,既顺应全球科技变革趋势,也与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高度契合。北京一直着力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培育出一批引领性创新主体,其中不乏海淀企业。智谱华章的认知智能大模型、面壁智能的端侧大模型、银河通用机器人的通用具身多模态大模型机器人等一系列创新成果,不仅是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突破的缩影,更是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生态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现场签订北京—新疆知识产权服务业区域帮扶合作协议,聚焦西部地区知识产权服务需求,通过服务对接,助力中国企业更好走出去。
活动现场还发布《2024年度北京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十大典型案件》,涉及网络专利侵权、老字号商标保护、区块链技术存证、跨区域协同等领域案件,彰显北京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力度、速度与温度,有效引导创新主体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为全国知识产权行刑衔接提供案例支撑。
在此次活动上,海淀区发布了2024年度知识产权白皮书。中关村(海淀)生物智造产业园工作站、中关村综合保税区工作站等8家单位获批“北京(中关村)国际知识产权服务大厅工作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等6家单位获批“专利预审员实践基地”。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与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签署市区联动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机制合作备忘录。(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