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十四五”以来,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在交通运输部和部海事局的坚强领导下,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等重大战略部署,基本实现了航保技术世界前列、覆盖范围大幅拓展、服务品质整体提升、应急保障优质及时、治理体系协同高效的发展目标,在服务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面向“十五五”新征程,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将持续聚焦“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部署要求,锚定推进航海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主题,以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大航海保障体系为目标,聚力实现“四个突破”。
一是在能力跨越上实现新突破。聚力打造新型人才支撑体系,以推行准军事化管理为抓手,提升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更加符合行业用户习惯的智能化、便利化、人性化的航保产品。聚力数字化转型蝶变,融合航保多源数据,以《中国智能航运2035行动计划》为行动指南,加速推动智能航保建设。
二是在服务品质上实现新突破。拓展服务广度,强化航海保障全球化服务能力,继续加快多维感知体系建设,逐步由内河、沿海挺进深远海。挖掘服务深度,面向多元涉海活动需求及时提供成套技术解决方案,开发和提供全链条、一站式、伴随式的精品服务。提升服务精度,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航海保障数据赋能方面的应用,开发船舶风险感知预警、水文潮汐预报、AI态势预测等大模型,为航运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提供配套支撑。
三是在管理水平上实现新突破。整体谋划顶层设计,聚焦航海保障服务需求,坚持目标导向,进一步明确东海航保未来发展方向、路径和措施。持续加强资源统筹,推进业务资源整合,发挥三大业务叠加效应;优化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健全与国际履约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实现机构运转协同有序、政令执行顺畅有力、工作效能最大提升。
四是在国际地位上实现新突破。优化国际会议跟踪研究和提案统筹编制机制,提升提案编制质量,提高航海保障制度性话语权。促进国际交流,搭建更多国际合作平台,推进国际间航海保障技术交流、合作共赢。着力培育国际人才队伍,健全国际化人才选拔、培养和输出机制。
为实现“十五五”新目标,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将牢牢把握“三个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坚持政治引领,夯实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围绕创建1个模范机关、带动10个基层党委、建强100个党支部、管好近1000名党员、打造“万里东海红色纵贯线”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以队伍“四化”建设为发展动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创新性、专业化的航海保障人才队伍。以海事文化建设为精神动力,加强对历史文物灯塔等航保资源价值的挖掘和利用,推动党建品牌、航保精神、廉政文化等有机融合,提高海事航保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坚持系统思维,明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方向。铸牢“主角”意识,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权益、落实国家战略的高度,夯实保障航行安全的厚度、拓宽服务现代化发展的广度、提升支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高度,持续输出“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绿色低碳”的高质量航保服务。服务更高水平的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积极主动做好对智慧海事监管系统、海事通App的数据服务和支撑。更加深入对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构筑“多方联动、多元协同、开放共赢”的开放式航保服务新局面。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强化科技赋能,深耕关键领域,着力培育航海保障新质生产力。持续构建综合航保感知网,推动智慧航道建设由点及面、织线成网。持续构建数字通信传输网,升级推广AIS/ASM国产化核心网系统;打造国内数字化发信设备、船载接收设备等产业链;分阶段、分步骤开展不同能力等级水上无线电监测台站建设,提升重点海域、岛屿和重要海峡的通信监管能力。持续构建智能终端服务网,统筹智能航行、智慧航道和智慧港口等应用场景,拓展升级航保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