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以零工“小市场”、驻外劳务协作站、就业培训联盟三项建设为载体,建立省内外就业服务一张网,努力提升农民工服务保障能力,全力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
一、以零工“小市场”建设为重点,着力完善省内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 统筹公共服务资源推动零工市场等服务载体建设,加强收集发布附近区域内非全日制用工、临时性和阶段性用工等零工需求信息,实现岗位信息市级归集、多点联动,统一发布、动态更新,为用工主体和农民工等零工求职人员搭建供需平台,实现即时快招、灵活用工。截至目前,全省依托零工市场(驿站)为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荐等服务近155 万人次。
二、以规范驻外劳务协作站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农民工外出务工服务水平。 先后制定《贵州省劳务协作站体系化建设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压实责任推进劳务协作站提质增效的通知》,形成省级牵头抓总,“省级总站+市级分站+县级工作站”三级联动服务体系。今年以来,全省驻外劳务协作站积极开展走访企业、岗位推荐、返乡返岗、政策咨询等服务,累计收集有效岗位信息10.6万余条,通过“12333”外出务工农民工服务专线,为外出务工人员处理求职、政策咨询等事项1万余件。
三、以构建就业培训联盟为突破口,着力促进农民工在省内外产业就业。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六六就业稳岗计划”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明确组建省内、省外就业培训联盟,推动区域间就业联动。联盟从围绕重点产业、整合优质资源、强化供需对接、加强校企合作等四方面抓培训促就业,建立部门服务清单、企业需求清单、院校培育清单、机构储备清单等“四张清单”,着力破解供需不匹配、信息不对称、培训不精准等问题。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车就业培训联盟已开展农民工等培训1.2万余人次,为企业输送17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