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锚定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强化人力素质、优化平台效能、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提升就业创业工作成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用“三个强化”为退役军人增才添志
聚焦提升信心,强化精神培育。城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每年春季、秋季各组织一次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培训以“重走红色之路、重温入党誓词、重燃奋斗激情”为主题,依托青岛红色教育资源,开设多场景、多形式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实景、实案见学体验,引导1200余名退役军人迈好“军地转型”关键步伐,帮助他们尽快融入社会、完成身份转变。
聚焦提升技能,强化专业培训。本着“市场需要什么,就为退役军人培训什么”的务实态度,常态化走访调研人社部门、职教机构,先后协调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开设无人机驾驶、消防设施操作等100余门技术层次高、社会需求大、就业前景好的职业技能课程,200余人通过技能培训成功转型为技术型人才,2人分别荣获“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聚焦提升学历,强化继续教育。鼓励退役军人参加高职扩招提升学历水平,积极协调教育部门,为有需求的退役军人进行点对点政策宣讲、一对一推送高校招生信息,协助退役军人办理报名手续。近三年累计协助2000余人参加高职扩招和专升本教育,减免学费900多万元,426人实现大学梦,6人考上了研究生。
用“三大平台”为高效就业蓄势赋能
“线上+线下”,打造岗位供需平台。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建立“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库”和“退役军人求职信息库”,进行岗位供需匹配。开展网络招聘、直播带岗、职业能力测评、培训讲座,吸引更多求职者与企业参与。仅2024年就举办“荣军岗”线上招聘等活动20余次,244家企业参与,涵盖邮政、教育、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提供岗位1.5万个;开设“城阳区退役军人就业需求微信群”,推荐工作岗位200余个。
“政府+企业”,打造签约合作平台。与11家高校、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就业直通车”培训试点,采取订单、定岗、定向等就业培训模式,帮助近千名退役军人实现“退役即就业、入学即入职”。
“普惠+优待”,打造兜底保障平台。建立退役军人人员范围、就业选择、保险待遇、退休保障、帮扶救助“五个全覆盖”工作机制,实时更新就业帮扶台账,点对点、一对一为就业困难退役军人进行岗位推送,通过联合社会力量开发等多种方式扩大岗位资源供给,为就业困难退役军人解决就业问题。
用“三项保障”为军创企业纾忧解困
加强资金保障。充分用活用好政策红利,着眼解决军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出台惠企政策,梳理汇编《军创企业政策一本通》,主动进企业、进社区、进大厅、进网络宣传推广。联络走访500余家军创企业,摸清困难需求,累计发放“拥军贷”5600余万元、创业扶持贴息贷款4000余万元。
加强场地保障。成立青岛市首家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实训基地,为退役军人提供设备齐全的办公空间及设施,实现退役军人创业者“拎包入住”。聘请行业专家组建创业导师团队,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专业的指导,实现创业所需“硬件+软件”一站式配齐。基地自成立以来,已培育70余家退役军人创业实体。
加强服务保障。优化创业扶持业务流程,通过建立微信联系人的方式实现“一对一”服务,全面落实“极优”服务、“极快”办理,真正做到让退役军人少跑腿、数据多跑腿。搭建军创企业高质量发展联盟,为军创企业提供法律咨询、企业融资等全流程服务,累计孵化军创企业77家,带动1600多名退役军人就业。